孟晓东 无锡市协和双语学校督学
今年4月,孟晓东成为无锡市协和双语学校的督学。这是他继国家教育督导员、省督学、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陶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视界》特约主编、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等一系列身份后添的又一个身份。
多个担子一肩挑,多重身份在一身,他却能把各项工作都做得十分精彩。究其原因,从教40年的他初心不改,情怀依旧,为了心中的那棵“树”,为了在学生生命里种下一棵树不懈努力着。
在生命里种下一棵树
孟晓东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位散发着书生气的学者。
年少有为的他,24岁就获得江苏省语文赛课一等奖;25岁当上小学副校长;34岁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多年来,他依然保持每年听基础教育全学段课程100多节课,产出近30篇论文,举行数十场学术报告与公开教学。
“看书、写文章、练书法几乎就是我的业余生活状态,白天没时间就在晚上做。”
用生长的眼光发现孩子的“生长点”,用期待的眼光守望他们成长开花,孟晓东以生长定义教育,是他融合中外名家的教育理论之长得出的。
他列举说,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的教育生长论,对现代教育实践有着深刻启示;19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言简意赅道出教育的本义:教育即生长,并深层次、多方面阐释了“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的行动,以儿童生长为本的教育观念,践行“教学做合一”……“这些都为我提出‘生长课堂’的语文教育主张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动力。”
孟晓东表示,他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深刻感受到,自己提出的语文教育“生长课堂”,于中外教育学的土壤内扎根,又在本土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孕育,有着强大生命力。
建构“树”形课程图谱
无锡市锡山区是首批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改革实施20多年来,锡山区不断尝试建构区域性的课程体系,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为区域新课程改革的组织者、探路者的孟晓东也逐步构建自己的“树”形课程图谱。
探索和实施课程的丰富性、多元性,全力打牢以国家课程为主体的“基础性课程”,这是课程之“根”;努力建构以校本课程为补充的“拓展性课程”,这是课程之“干”;着力提升以“项目”为标志的“研究性课程”,这是课程的“花”与“果”。他提出,课程不仅仅是一个跑道,更要注重跑的过程、姿态,让课堂产生学生思想,让课堂呈现教师的魅力。他坚持课程改革应该让儿童站立在课程中央,将教学活动投放到课程的广阔背景之上,从儿童的眼睛望去,以儿童的方式学习,陪伴儿童生长。
进入无锡市协和双语学校,孟晓东并没有感到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什么大的改变,因为他觉得协和的办学目标,与自己的教育主张非常契合,尤其很赞赏学校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调研、思考后,在协和的课程构架与课程实施体系内、孟晓东着手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在自己的“树”形课程图谱再添一笔。他计划在原有基础上设置“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具有多元、兼容以及鲜明特色等特点的课程,其中以建构“+阅读”的课堂教学新范式为重点。
“这一新范式将更新教师、学生的阅读观念。在课堂教学的阅读探索与实践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达到知识理解——迁移——创生的效果。”他表示,“+阅读”将覆盖学校全学科,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建构学科思维,优化学科理解,实现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世界的融通。孟晓东以艺术、数学等学科为例解释道,“音乐课上,音乐老师如果能解读歌词的含义与曲谱旋律之间的联系,强化意义理解,学生自然就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是个休止符,那个地方是波音记号,不需机械训练、反复操练也能把歌领悟好、唱好。”
守望“协和”教育之树
无锡市协和双语学校扎根锡山区已有10年。作为这所学校的督学,孟晓东也成了这所学校的守望者。新学期开学,他将自己对学校整体发展的考量向全体师生吐露。
关于学校发展的规划还有很多,孟晓东把自己的期许,融入了亲自为学校创作的校歌歌词中:
我是一颗小小的种子,
播撒在协和的土壤。
太湖水滋润着我的心田,
江南风吹拂着我的脸庞。
我努力地生长,
汲取中西融合的营养,
憧憬星辰与大海的梦想……长啊长,
长成参天的栋梁。
未经协和教育许可,不得转载、剪辑、修改、摘编、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前述新闻作品。
在获得授权转载作品时,不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转载作品需注明来源,转载网站发表文章时还应注明来源网站的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