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多元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民进上海市委主委暨民进界别课题(决咨委课题)“关于推进上海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研究”调研座谈会上,上海协和中心(集团)总校长卢慧文、虹桥校区副校长罗蓓蓓、尚音校区课程主管易菀兰向调研组介绍了协和在学生评价方面的理念与做法。
协和教育集团坚持以“融合中西 和谐发展”为指向,变革育人方式、创新评价形式,不断发挥评价的诊断、引领作用,构建了评价内容多维、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评价中被发现更多的可能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成为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协和学子。
一、评价内容多维
我们认为评价是为了促进更好的学习发生,帮助学生发现更多的可能。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一个维度去评价学生,而应综合各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
▲ 三年级英语写作评价
三年级英语故事创编写作中,教师设置了文章结构、故事元素、故事创意、语言选词、语法标点和文章长度这样六个维度的评价内容,学生基于这些具体要求将自己在本单元学习到的写作技能运用到任务中,也能在修改和完善写作过程中不断回看要求以提高写作质量。在评价时,以各项得分与评语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自己在本次写作中表现出的优势与不足。这样有目标,有任务,有评价标准的写作指导促使学生写作兴趣和水平不断提高。每一年的创意写作大赛,学生都特别期盼,积极参加,乐享其中,带来了涉及校园生活、旅行、探险、科幻、穿越等丰富多彩的作品。
四年级的项目化学习案例“太空探索家”的考核清单中,既有图形基本特征、比例关系等数学学科相关知识,也有口语表达、与他人合作、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丰富多维的评价内容给予了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各类优势智能的机会,帮助学生充满自信,为自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协和在学生评价中,将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视为评价的主体,未来我们还将尝试引入社区参与评价,充分发挥多主体的评价作用,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六年级英语学科的野餐项目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野餐计划进行演讲和分享,该任务的评价细则由学生讨论完成。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元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他们探究评价的内容,学习评价的方法,也明确自己要努力的方向。项目结束后,学生将完成反思单,回顾项目历程,记录成功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反思自己有哪些不足。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验成功,赋能未来。我们还设置了意见栏,学生可以对老师的教育教学,以及该项目提出想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调动了积极性。
家长会对孩子的学习态度,成果分享等方面进行评价,通常都是以问卷、反馈单等形式。他们了解孩子的学习,看到孩子的闪光点,也对他们的表现提出希望。上图的反馈单最后一栏是邀请家长参与讨论,成为智慧的贡献者,助力孩子完成任务。老师则为学生提供评价清单,帮助他们进行复盘,从而更好地梳理知识并进行查缺补漏。除此之外,还有同伴的互评。来自最亲近的小伙伴的认同,能够使学生获得喜悦感,也为他们建立联系,开展互助提供了更多机会。
我们的学生评价方法除了前面所呈现的自评、互评、他评外,还有记录学生成长全过程的档案袋式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阶段性学业评价,也有真实问题情境下的综合评价等等。
一年级的学期终评以乐园挑战赛的方式,分散时间,打破分数权重,以动口、动手、动笔与动脑相结合的形式反馈学生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等学科的综合素养。分数在评价单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闯关印章,评价的方法也变得生动有趣。如数学学科,以往机械、重复的题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图形大挑战,学生们通过是否能获得对应色块放在正确位置从而拼出火箭图形来检测自己的计算能力。体育学科更是频出奇招,学生们不再被要求完成同一项目,他们可以选择跳高、跳远、跳绳、往返跑、跳箱子、拍球、障碍爬行、贴地滑行中的任意几个任务闯关,在规定时间内将国旗插上火星模型以代表中国成功登录火星。
五年级毕业生的学习成果展是对学生小学阶段所学习掌握的探究技能和综合素养的集中展现,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研究主题,确定合作伙伴,成立研究小组,并与导师定期讨论他们的研究进展和想要采取的行动。在研究过程中,所有的问题、计划、步骤及结果都会被详细记录,在毕业展当天,五年级教师团队会认真倾听每一组的介绍,并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估和反馈。同时,学生也会通过自己设计的评价方式,比如贴星星,扫码填问卷,留言等来收集参观者的评价,以帮助他们进行反思和开展更深入的探究。这些把学生放入真实问题情境中的综合性评价,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理解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在任务达成中确定优势的同时,思考自己的不足,从而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多元评价的实施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全面性、动态性,评价内容的多维、主体的多元、方法的多样都是为了激发内驱力、增强调试性,帮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有限和不完美,也敢于拥抱自己无限的可能。